的主要屬性有href,target。
href是指鏈接要跳轉的網址(必要);target是告訴瀏覽器點擊這個鏈接后要以哪種形式找開窗口,target=”_blank”是指打開一個新窗口若想了解更多關于html的資料,請點擊這里。
css介紹css的官方名字叫層疊樣式表,它的出現是為了解決內容和表現分離的問題,一般存放在文件里。
使用css。
可在html的頭元素里書寫,或者書寫在CSS文件并在html里引用該文件。
css優先權。
多個css樣式可集中在單個html標簽里,出現這種情況時,一般按優先權劃分瀏覽器默認設置 (最低)外部樣式表內部樣式表(寫在html的標簽內部)內聯樣式(寫在html的標簽里,即style屬性)(最高)css的語法。
css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選擇器,一條或多條聲明。
選擇器是指css樣式的名字“”,名字前面要帶上一點“.”。
聲明是由屬性和值組成,例子“margin: 0 auto”,冒號前面是屬性,后面是值,該例子是定義元素居中顯示。
具體的屬性和值可點擊這里。
javascript介紹javascript是腳本語言,它是連接前臺(html)和后臺服務器的橋梁,它是操縱html的能手,本文用js代替javascript進行說明。
平時聽到原生js,js庫,js框架,js插件等等,下面簡單說明一下。
l原生js,是指最基礎的js,沒有封裝過,但因為各瀏覽器對js的支持不同,就導致用基礎的js編程需要為不同的瀏覽器寫兼容代碼。
lJs庫,js框架,是指集成一系列dom操作,API封裝,界面UI封裝的的庫類,常見的有jQuery,extjs等等,這方面的定義比較難區分,暫不誤導大家lJs插件,就是集成了幫助程序員輕松完成功能的程序。
Js插件用得比較多,網頁制作上隨處可見。
如圖片輪換功能,導航制作,上傳圖片等等。
css和html的發展和現狀(html與css的作用)
html5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html5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什么?CSS3是最新版本的層疊樣式表技術,對應于網絡前端的行為層。
JavaScript是一種文本腳本語言,其新興的框架技術為HTML5技術的發展趨勢注入了活力,對應于Web前端的性能層。
因此,我想參加鄭州Web前端開發培訓,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前端工程師,必須精通這三個要素。
現在HTML5技術不僅可以發送網頁,還可以開發網頁應用,OA自動辦公系統;不僅符合web標準,而且帶來良好的性能,如降低內容消費和CPU利用率,提高電池壽命,解決開發界面單調乏味的能力,優化背景的安全性,減少數據丟失和許多其他好處,這有利于每個人發展的web前端。
此外,網絡前端的發展也在迅速發展。
根據對相關企業的調查,2014年實現辦公自動化的企業中,只有10%采用HTML5技術應用。
2015年,55%的公司使用HTML5進行內部自動化。
僅僅一年時間,就實現了這樣的飛躍。
我相信在未來,HTML技術在自動化辦公領域會有更大的發展。
此外,HTML5應用程序開發模型已經取代了傳統的應用程序開發模型。
其跨平臺特性將把HTML5技術的發展趨勢帶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html5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什么?面對網絡前端發展的廣闊前景,它將帶來人才集聚效應和就業的新方向。
未來幾年,前端人才將成為企業最稀缺的人才。
因此,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進一步促進網絡人才的供應,企業人才需求的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大學生就業困難,低工資、豐澤教育分離前端開發課程,增加了新技術、新功能訓練名web前端工程師為目標,為社會教學。
整個課程以從淺到深的步驟形式,引導學生進入前端開發領域。
主要課程有PS設計基礎、HTML5+CSS3基礎、JS+JQ基礎、HTML5高級功能(canvas、SVG)及響應式網站項目、JS高級功能AJAX及各種流行框架(ECMA、Angularjs、NoDEJS)、移動終端及項目實踐等。
通過學習,學生可以開發網站、游戲、Webapp、OA辦公系統和后臺,并成功獲得高薪職位。
不僅如此,關于html5技術的發展趨勢,web前端技術也逐漸向后臺侵蝕,其新特性nodejs可以開發后臺。
現在網絡已經取代了flash,并且將在未來取代背景語言。
以這樣的速度,在未來取代其他技術并非不可能。
后續將會有更多關于ui設計中各個分類的設計技巧與資訊,可以點擊本文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網頁中HTML5與CSS3的應用
網頁中HTML5與CSS3的應用
下面是我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于網頁中HTML5與CSS3的應用,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網頁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使得網頁的功能朝著越來越豐富的方向發展,網頁計算機設計技術也在這樣的情況下得以不斷融合。
比如HTML5與CSS3兩者之間的融合,為網頁設計打開了全新的局面,有利于提升網頁設計的效益。
因此,積極探究HTML5與CSS3的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顯得尤為必要。
1HTML的發展,特性和應用
1.1HTML的發展歷程
HTML英文翻譯全稱為超文本標記語言,是用來描述網頁文檔的標記語言。
1991年TimBerners-Le編寫了名稱為HTML標簽的文檔,里面涉及到20多個標記網頁的HTML標簽,他在借用SGML標記格式之后,形成了HTML的標記格式,由此打開了HTML的發展歷史:(1)從IETF到W3C的轉變。
實際上HTML的第一個官方版本是有IETF推出的HTML2.0。
早在1994年的時候,有瀏覽器就在這樣的超文本語言標準下實現了文檔嵌入圖片,并且以img的標簽納入到HTML2.0體系中去。
隨后W3C漸漸成為HTML的標準組織,在對于HTML多數的修改之后,終于在1999年的時候推出了HTML4.0。
(2)XHTML1,具備XML風格的HTML。
繼HTML4.0之后,出現了第一次修訂的版本,那就是XHTML1.0,其關注于其擴展方面的效能,因為其對于語法方面的嚴格要求,并沒有在使用方面表現出隨意性,影響到此版本的使用效益。
但是此時CSS的不斷崛起,也使得網頁設計者意識到XHTML的應用前景。
(3)W3C推出XGTML1.1,XHTML1.1再也無法使用直接輸出,即使此時網頁設計者使用此版本的語言,但是由于主流瀏覽器的不支持,就使得其陷入到被架空的地步。
(4)W3C推出了XHTML2,但是由于其在兼容方面的問題,難以發揮其效能,接著越來越多的主流瀏覽器開始對于W3C的開發行為提出反對,并且要求在HTML的基礎上實現新的拓展,在沒有達成共識之后,主流瀏覽器自發組織成立了超文本應用技術小組,那就是WHATWG,他們關注于WebForms2和WebAppsl,并且將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HTML5的規范。
1.2HTML的特性
從本質上來講,HTML文檔制作的過程并不是很復雜,很多時候都可以依靠其強大的功能去進行處理,甚至支持不同數據格式文本的嵌入。
具體來講其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簡易性,基于超集方式可以使得其升級變得更加靈活和方便;(2)擴展性,有著較強的擴展性;(3)平臺無關性,對于應用平臺沒有過多的要求。
1.3HTML的應用
HTML技術體系不斷完善,功能越發強大,在網頁設計過程的應用也越來越頻繁。
一般情況下,HTML作為基本標記語言,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效能(1)實現靜態網頁的編寫,多數情況下以為結尾的網址就是在HTML的基礎上誕生的,通常看到的網頁源代碼就是標記語言;(2)實現動態網頁的編寫,主要會以PHP或者asp等語言方式去呈現網頁的動態效果。
2CSS的發展、特性和應用
2.1CSS的發展歷程
1994年哈坤利提出構建CSS的提議,當時正在設計一款瀏覽器的伯特?波斯與其實現合作,開展了CSS的設計工作。
在當時CSS作為第一個含有層疊意識的語言,給予讀者和作者更多的自由行,以實現設計效益的提升。
隨后他們在1994年芝加哥的一次會議上展示了CSS,隨后兩人就組織成立了技術小組,終于在1996年完成了CSS,次年12月份第一本公開版本被出版。
1997年初,W3C內組織了專管CSS的工作組,并且在1998年推出了第二個版本CSS2.1。
CSS3現在還處于開發中,CSS3在包含了所有CSS2所支持的基礎上更有所改進。
2.2CSS的特性與應用
CSS中文翻譯為層疊樣式表單,其可以很方便的運用到網頁外觀控制上去。
具體來講,其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可以同時實現多個網頁樣式的更新;(2)使得網頁的表示層和結構層處于分離的狀態,不至于受到彼此的影響;(3)使得網頁文件的大小得到了縮減;(4)對于提升網頁加載速度來講,有著積極作用。
因此,CSS樣式表被大量運用到網頁設計實踐工作中去。
3HTML與CSS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
從理論上來講,HTML和CSS3有著自己的優勢和特點,關注的方向也存在差異性,運用的領域也展現出很多的不同之處。
但是隨著近幾年網頁設計理念的革新,網頁設計的范圍被延展,移動終端的不斷出現,越來越多的設計人員開始意識到其兩者的融合,可以在促進網頁設計工作質量提升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當HTML5與CSS3在網頁設計方面的融合效益被展現出來之后,就有越來越多的網頁設計人員開始參與到探索和嘗試中去,遵循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解決當前各種困難,已經成為當前網頁設計人員的公司。
筆者結合自身從事網頁設計的工作經驗,認為兩者之間的融合運用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積極效能。
3.1在移動上網平臺中的設計運用
從當前網頁設計的工作來看,HTML5與CSS3是使用率比較高的技術模式,尤其在移動網頁設計,網頁表單制作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們知道,傳統的移動上網設備由于配置方面的問題,其網頁瀏覽的功能往往受到局限,或者不能看視頻,或者不能獲得高清的效果,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很多網站都在創建移動互聯網版本,往往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但是如果在此網格設計的過程跟蹤,充分利用HTML5與CSS3的話,不僅僅可以實現跨平臺操作,還能夠使得用戶獲得最佳的用戶體驗。
以網頁界面大量圖片插入為例,傳統模式下不僅僅會使得網頁運行速度受到制約,還會使得客戶的.體驗度不斷降低。
此時利用HTML5和CSS3技術,設計出有效的網頁表單交互設計模型,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網頁運行速度緩慢的問題。
3.2在跨瀏覽器調整方面的設計應用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HTML5和CSS3技術幫助下,的確可以使得設計者獲得更多的設計工具和方法,但是難以實現在跨瀏覽器的調整,如果出現特殊版本的因特網搜索引擎的話,就需要對于附加設置和幫助進行識別。
為了能夠解決這樣的難題,可以嘗試以HTML5SHIM的開放的JAVASCRIPT文件對于網絡搜索引擎進行識別。
當然此項功能不能僅僅依靠搜索引擎本身。
另外還可以對于頁面結構進行調整和編輯,在網頁可編輯的區域,利用Ajax實現更新內容的保存,并且將其納入到數據庫中去,以便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對于對應的數據信息進行訪問。
當然HTML5與CSS3的功能的確強大,但是還難以進行跨瀏覽器的操作,但是這將是未來兩者實現更好融合的切入點,也是網頁設計的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HTML5與CSS3的發展和進步,是無數網頁設計人員艱苦奮斗的結果,其在提升網頁設計效果,增強其用戶體驗度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當前各種語言技術相互融合,彼此之間的交叉不斷出現,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可供擴展的接口,都為實現技術的融合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在環境。
人們需要看到的是HTML5與CSS3之間的關系也是不容忽視的,兩者之間存在的各種異同點都會為兩者的融合效益發揮打下基礎。
作為網頁設計人員應該樹立發展的理念,正確認識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不斷將兩者運用到網頁設計的工作中去,以發揮兩者的融合效應。
CSS發展史
CSS歷史:
從1990年代初HTML被發明開始樣式表就以各種形式出現了,不同的瀏覽器結合了它們各自的樣式語言,讀者可以使用這些樣式語言來調節網頁的顯示方式。
一開始樣式表是給讀者用的,最初的HTML版本只含有很少的顯示屬性,讀者來決定網頁應該怎樣被顯示。
但隨著HTML的成長,為了滿足設計師的要求,HTML獲得了很多顯示功能。
隨著這些功能的增加外來定義樣式的語言越來越沒有意義了。
1994年哈坤·利提出了CSS的最初建議。
伯特·波斯(BertBos)當時正在設計一個叫做Argo的瀏覽器,他們決定一起合作設計CSS。
當時已經有過一些樣式表語言的建議了,但CSS是第一個含有“層疊”的主意的。
在CSS中,一個文件的樣式可以從其他的樣式表中繼承下來。
讀者在有些地方可以使用他自己更喜歡的樣式,在其他地方則繼承,或“層疊”作者的樣式,這種層疊的方式使作者和讀者都可以靈活地加入自己的設計,混合各人的愛好。
哈坤于1994年在芝加哥的一次會議上第一次展示了CSS的建議,1995年他與波斯一起再次展示這個建議。
當時W3C剛剛建立,W3C對CSS的發展很感興趣,它為此組織了一次討論會。
哈坤、波斯和其他一些人(比如微軟的托馬斯·雷爾登)是這個項目的主要技術負責人。
1996年底,CSS已經完成。
1996年12月CSS要求的第一版本被出版。
1997年初,W3C內組織了專門管CSS的工作組,其負責人是克里斯·里雷。
這個工作組開始討論第一版中沒有涉及到的問題,其結果是1998年5月出版的第二版要求。
到2007年為止,第三版還未完備。
使用CSS+DIV的優點
采用CSS+DIV進行網頁重構相對與傳統的TABLE網頁布局而具有以下3個顯著優勢:
1:表現和內容相分離
將設計部分剝離出來放在一個獨立樣式文件中,HTML文件中只存放文本信息。
這樣的頁面對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2:提高頁面瀏覽速度
對于同一個頁面視覺效果,采用CSS+DIV重構的頁面容量要比TABLE編碼的頁面文件容量小得多,前者一般只有后者的1/2大小。
瀏覽器就不用去編譯大量冗長的標簽。
3:易于維護和改版
你只要簡單的修改幾個CSS文件就可以重新設計整個網站的頁面。
具體說明請見網絡知道CSS發展史.
樣式單自從CSS1的版本之后,又在1998年5月發布了CSS2版本,樣式單得到了更多的充實。
CSS2.0是一套全新的樣式表結構,是由W3C推行的,同以往的CSS1.0或CSS1.2完全不一樣,CSS2.0推薦的是一套內容和表現效果分離的方式,HTML元素可以通過CSS2.0的樣式控制顯示效果,可完全不使用以往HTML中的table和td來定位表單的外觀和樣式,只需使用div和Li此類HTML標簽來分割元素,之后即可通過CSS2.0樣式來定義表單界面的外觀。
CSS2.0提供給我們了一個機制,讓程序員開發時可以不考慮顯示和界面就可以制作表單和界面,顯示問題可由美工或是程序員后期再來編寫相應的CSS2.0樣式來解決。
不過由于CSS2.0目前尚未見過很好的編輯軟件,所以無法做到所見即所得,編寫起來不易。
CSS3語言開發是朝著模塊化發展的。
以前的規范作為一個模塊實在是太龐大而且比較復雜,所以,把它分解為一些小的模塊,更多新的模塊也被加入進來。
這些模塊包括:
盒子模型
列表模塊
超連結方式
語言模塊
背景和邊框
文字特效
多欄布局
CSS3選擇器
CSS3增加了更多的CSS選擇器,可以實現更簡單但是更強大的功能,比如:nth-child等。
時間表
幾個模塊現已完成,包括的SVG(可擴展矢量圖形),媒介資源類型(MediaQueries)和命名,而其他的模塊開發工作則仍在進行中。
CSS3將給我帶來哪些新的影響
首先,我們希望,這是個正確的方式,CSS3將完全向后兼容,所以沒有必要修改現在的設計來讓它們繼續運作。
網絡瀏覽器也還將繼續支持CSS2。
對我們來說,CSS3主要的影響是將可以使用新的可用的選擇器和屬性,這些會允許你實現新的設計效果(譬如動態和漸變),而且可以很簡單的設計出現在的設計效果(比如說使用分欄)。
div+css的國內外發展情況及趨勢
簡單來說。
div+css是現在和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今后將越來越講究W3C標準化,日后的HTML5和CSS3都需要以此為學習的基礎。
現在一個網頁設計師,如果不會div+css,不會xhtml,只會table格式,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
補充:國內國外都一樣,國外比國內發展的更快。
畢竟這東西是人家老外搞出來的。
絕大部分網站都使用了div+css。
HTML、CSS和javascript是什么關系?
html是結構 (網頁一個架子,顯示內容)css是樣式(添加背景圖片,邊框等來修飾)js是行為(用戶操作,華麗的動畫)
相關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