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10817時間:2024-09-29人氣:
Ubuntu 是一個功能強大且易于使用的 Linux 發行版,它可以顯著提升您的計算體驗。如果您想充分利用 Ubuntu 的功能,使用硬盤安裝是最好的選擇。本指南將帶您一步一步地完成硬盤安裝 Ubuntu 的過程,幫助您充分釋放其潛力。
在Ubuntu server 23.04上安裝BT下載軟件Aria2的詳細教程
在搭建Ubuntu服務器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安裝Aria2的困擾,市面上的教程良莠不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親自動手并編寫了這份詳盡的安裝指南,以確保每個步驟清晰明了。
首先,確保你的系統安裝了最新版本的Ubuntu server(23.04)和Aria2(1.36.0),以及AriaNg(1.3.6)。
安裝完成后,需要對Aria2進行配置以啟用服務。
配置文件設置首先,創建配置文件目錄,然后編寫個性化的配置文件,如下所示:
關于token的格式,一開始的誤解可能導致問題,正確的格式是直接將密鑰復制到中,無須使用<>符號。
高級設置與啟動啟動aria2c服務,Ctrl+C停止調試后,創建啟動文件并設置權限,使其在開機時自動運行。
Web管理頁面安裝為便于使用,推薦安裝Web管理界面AriaNg。 下載并解壓縮到/var/www/html,配置Nginx以提供Web訪問,確保端口配置不沖突。
體驗過Aria2后,我對其下載速度和性能印象深刻,與之前的BT下載工具相比,Aria2的表現簡直如同神器。 無論是Windows的uTorrent還是Transmission,都不能與之相比。
【補充的回答】可以實現,而且絕對能實現,我已經實現了,放心好了,而且要先裝Windows然后裝Ubuntu,具體原因下面有分析。 一、我打算把windows7裝在C盤做日常系統,Ubuntu裝在D盤做閑暇研究之用,我先裝windows7,后裝Ubuntu,能否自然形成雙系統?答:可以形成雙系統,而且你只能這么裝(在Windows下使用wubi除外),因為Windows系統是從MBR引導,而Ubuntu是從grub引導了,如果順序顛倒的話,會導致先安裝的ubuntu無法使用,因為Windows可不管你用沒有其他系統,微軟就希望你只用Windows就好了,linux就不一樣,可以識別出來Windows系統。 二、分區問題:裝好windows7后我再刪除D盤(30G),重新分區裝Ubuntu(我不打算用wubi方式安裝),請問這樣分區正確與否:先創建2G的swap分區(C盤是windows的主分區,這個就設為邏輯分區),然后創建10G的根空間,剩下的18G給home空間。 答:這樣分區是可以的,如果你的硬盤真的這么大,就沒辦法了,但是我的經驗是分出8G給Linux(包括SWAP),因為如果是做研究學習用的話,20G夠了,當然越多越好,但是沒必要,因為有些文檔資料可以放在Windows下,因為在ubuntu下是可以訪問Windows盤的,這樣的話,你在Windows下可以看資料,linux下也可以看。 另外建議是將Linux盤放在硬盤的最后一個分區,這樣可以減少硬盤的讀取文件損耗,因為如果你放在中間分區的話,在Windows下需要Linux分區去讀取,是很費時間,也影響系統效率。 1、我的內存是2G,swap分區應該設為和內存一樣大小的2G嘛?答:可以設,網上建議是內存的兩倍,但是沒有必要,因為這些設置是在小內存時代的說法,建議是設1G,我是設了1G,而且基本上都用不了那么多的內存,即使使用大型仿真軟件之類的,也不過使用了物理內存的一半多點,做嵌入式研究的話,主要看的是處理器,內存2G已經很夠用了,所有swap就沒必要設那么大了,2、根分區是Ubuntu系統文件用的嗎?10G的根空間是否合適?答: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你可以上網去看看根分區要設多大。 不過10G有點太大了,一般3G就夠了。 3、home分區是用戶個人的空間吧,也就是說我的個人文件都放在這里嗎?不能放在根分區嗎?答:不可以,在Ubuntu下對權限控制很嚴格,你的個人文件是在home分區下的個人文件夾里面的,而且默認是不啟用root超級用戶的,你可以使用sudo對根分區進行文件操作。 【建議】如果你是剛開始新手裝Linux的話,你就不用分出根分區和用戶分區,直接分出swap后,直接掛載所有的分區在剩下的分區里面,這樣可以減少很多麻煩,而且做研究只用已經可以了。 三、裝Ubuntu后系統會形成啟動選擇菜單,后裝Ubuntu的話windows7肯定會再最后了,請問怎么把windows7設為默認啟動的系統?答:這個問題還是設計到系統的引導,因為Ubuntu是從grub引導,這個是優先于Windows的MBR,所以你可以在ubuntu里面設置,我沒有在安裝之前設置,但是可以在Ubuntu下引導文件里面設置,設置默認的系統,具體是在根文件夾下boot/grub文件夾下的,當然需要權限。 使用控制臺sudo gedit命令四、雙系統怎么實現文件互訪?答:Ubuntu下可以很容易訪問Windows,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并訪問,而且可以刪除一些在Windows無法刪除的文件,比如非常頑固的木馬啦【注意】一定要把Windows系統關機,不要休眠或者睡眠時候進行掛載Windows硬盤分區,因為這個時候對Windows進行操作很容易導致Windows系統崩潰,會出現Windows的分區表錯誤,五、如果各位有什么好的Ubuntu教程,像怎么安裝常用軟件,系統配置之類的,歡迎貼上來共享一下。 答:這個沒有什么教程,主要是碰到不懂的問題去上網看看,裝常用軟件在Ubuntu下有個新立得社區,會提供相關社區維護的軟件,很容易找到的,系統配置就看你想要做什么研究需要什么配置了,另外做麻煩的可能是驅動安裝了,通用的硬件都可以自動驅上,如果你的聲卡或者顯卡是非常罕見的,那就只能自己去研究了該回答的都回答了,趕緊把分給我吧,手敲的好酸,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有什么問題可以給我站內消息。 你鼠標的一小點,就是對我勞動的一大鼓勵。
你現在g盤有10g吧,先空著(用u盤an裝ubuntu)插入u盤下個ultraiso,然后打開ultraiso,點擊文件,打開你的ubuntuiso文件,再點擊啟動--寫入硬盤鏡像,寫入。等好了之后就重啟,以usb啟動,一直就可以想光盤那樣裝系統了g盤分三個區,boot分區分128m,/分區分6000m,其余分成/home分區,就可以了不懂的再問我
安裝VMware Fusion取得VMware Fusion直接到 Vmware的官網 下載最新的 VMware Fusion 回來試用。 必須先有Vmware 的帳號才能下載,請注冊一個吧,是免費的。 記得要填寫正確的 e-mail 位址,因為得通過認證信才能取得試用的序號。 繼續填寫簡單的個人資料。 并瀏覽過 VMware Fusion 的基本條款,勾選同意后,就可以開始下載 VMware Fusion 了。 在Binaries 處,可以看到 VMware Fusion 的版本資訊。 點 Binary() 就可以開始下載了。 基本上從官網下載是非常安全的,但若還是會擔心檔案被串改或是下載不完全的話,這里也提供了 md5 碼可以驗證。 在下載的同時,打開Mail 去收個信吧。 點 ActivateEvaluation Now,就能連結到官網取得試用序號啰。 信中也附帶了其它不錯的連結,像是教學影片、 VMware Fusion論壇等等。 信中的有個可以下載ubuntu 的連結就請忽略它吧。 那是一個已經安裝完ubuntu 后的 檔。 下載回來雖然可以省卻安裝 ubuntu 的功夫并直接就可以體驗VMware Fusion,但檔案本身相當的巨大,且版本稍舊。 既然ubuntu 是開源的,那我們直接下載最新的ubuntu 來安裝就可以啦,反正安裝一點也不困難呀。 安裝VMware Fusion打開剛下載回來的 檔,會發現是親切的中文介面(簡體),就連入門指南也是全中文的,happy ~點 “安裝VMware Fusion ” 順著安裝就行啦。 安裝過程有一步是輸入序號,就在此輸入我們剛剛獲得的序號吧。 安裝Windows安裝方式介紹在開始安裝Windows 之前,我們必須先知道VMware Fusion 所提供的安裝方式,并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案而使用之。 VMware Fusion 提供的 Windows 安裝方式相當的強大且全面,分別有:· 直接抓取Boot Camp 里的Windows· 使用光碟安裝(實體光碟或映像檔)· 導入安裝· 搬移其它實體PC 里的Windows· 下載虛擬系統套裝酷~在接下來的教學里,我們將會一一地學習到所有的安裝方式。 開始使用VMware Fusion沒意外的話,我們剛剛安裝完成的 VMware Fusion 應該可以在應用程序檔案夾里找到。 咱們打開它。 若是使用試用的序號,在開啟 VMware Fusion 時,會出現一個評估的視窗。 視窗的右上角會出現還會出現可以試用的時間(怪啦,怎么那么好,多送兩天)。 設定 Boot Camp 分區要是 Mac 里本身就有使用 Boot Camp 安裝 Windows 的話,那在開啟 VMware Fusion 時,就會在虛擬機資源庫的視窗里發現 Boot Camp 分區這個項目。 別急著開機,先點選 “設置” 以設定我們欲分配給虛擬機的資源。 這真的需要點時間。 但這只是一次性的,并非每次使用 Boot Camp 分區時都會如此。 所有的設定全都集中在這個設置視窗里。 基本上預設的設定已經算是非常的棒了,但我們仍可依照自己的需求跟電腦的配備做些更動。 這里就介紹幾個比較重要的設定項目。 共享的部分。 由于 VMware Fusion 能夠輕易地以拖、拉的方式分享檔案,所以這部份就顯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有過安裝 VirtualBox 的經驗就知道,因為 VirtualBox 不支援拖、拉的方式分享檔案,所以檔案夾共享的設定是必要的,但設定上卻不是那么的容易。 關于這點, VMware Fusion 就做的很好,只要勾選 “共享Mac 的文件夾” 并加入欲分享的檔案夾,將來 Windows安裝好,此共享的檔案夾就會自動的出現在 Windows 里了,省去相當多繁瑣的設定。 處理器和 RAM 的部分。 RAM 當然就是依照自己 Mac 本身的配備給予適當的分配。 至于處理器的部份,就有點難搞了。 能夠使用多個處理器是 VMware Fusion 的一大賣點。 和 RAM 不同的是,虛擬機的處理器并非是跟 Mac 做對等分配的。 簡單的說,當我們將 2G 的 RAM 分配一半給虛擬機,那在使用虛擬機的這段時間,我們的 Mac 就只能使用剩下的 1G,一直到關閉虛擬機,這一半的 RAM 才會被還給 Mac 使用;而處理器則不同,就算我們將兩個處理器分配一個給虛擬機,我們的 Mac 仍保有雙處理器的使用能力,因為虛擬器所份配到的處理器是虛擬出來的。 這也是為什么 VMwareFusion 可以分配復數處理器的原因了。 或許你會想:“那就不用考慮那么多啦,一律分配給虛擬機兩個處理器不就好了。 ”是的,這樣的分配,在虛擬機的運作上的確會較為順暢,尤其在需要做大量運算時候,更會有明顯的差別。 只是在此同時,Mac 本身的效能雖然不至于被拖累,但是機器的溫度將會居高不下,且一些奇怪的問題也都會在這時候跑出來。 也因此,在 VMware Fusion 的論壇里,會發現許多的 VMware Fusion 工程師都建議只分配一個處理器。 再說我們使用 VMware Fusion,就是為了補足那些 Mac 不能做的事(例如使用網路 ATM),其重點在于 VMware Fusion 的便利性,相信一個處理器就綽綽有余了。 若是要使用到龐大的 3D 繪圖或復雜的 3D 游戲,那我想就算現在的 VMware Fusion 已經能夠支援到 DirectX 9 了,依舊是使用 Boot Camp 會來的順暢些吧。 顯示器的部份。 不知跟我的 Mac 沒有獨立顯示卡有沒有關系,開啟 3D加速會拖累整個虛擬機的運行,還不如關閉時來的順暢了多。 而且這個視窗也出現警語了,所以這部份我是沒有勾選的,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就自行測試吧。 網路的部份。 有三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做選擇:· NAT 模式:讓虛擬機借用 Mac 的網路做連接,也就是 Mac 可以上網,虛擬機就可以上網。 · 橋接模式: 讓虛擬機擁有自己的獨立 IP 以連接網路。 · 僅宿主機模式: 即 Mac 與虛擬機之間的區域網路,此時虛擬機并沒有連接外部網路的能力。 NAT 是最為方便的模式,若是沒有其他特殊的需求,就用預設的 NAT模式吧。 啟動 Boot Camp partition基本設定都完成了,現在就來正式的啟動 Boot Camp partition 吧。 點 Boot Camp partition 右邊的小三角形就可以啟動了。 第一次開啟 BootCamp partition 會花費較長的時間,且等到好不容易開機后, VMwareFusion 會自動的安裝 VMware Tools,然后又重開機…開機后,會出現詢問是否要安裝可以免費使用一年的防毒軟件的對話框。 由于在 Boot Camp partition 的模式下是無法使用“拍攝快照”這個功能來做還原的,所以裝不裝,真的就看個人了。 安裝 VMware Tools上面說開機后會自動安裝 VMware Tools,那究竟 VMware Tools 為我們的虛擬機帶來了哪些功能呢?在 VMware Fusion 的輔助說明里有詳盡的說明, 大致上就是:· 通過 VMware Tools SVGA 驅動程序,獲得更快的圖形處理性能· 使用共享檔案夾· 以拖、拉分方式分享檔案· 使用 Unity 模式· 虛擬機的時間與 Mac 的時間同步· 自動抓取、釋放滑鼠游標· 在虛擬機與 Mac 之間進行拷貝和貼上· 滑鼠游標的性能得到增強嗯,都是些非常實用且強大的功能。 但上述的功能并非所有的虛擬機都可以完全的支持喔,隨時注意 VMware Tools 的升級就是了。 安裝至此,我們已經可以完整的使用這個從 Boot Camp 磁區所抓取的 Windows 虛擬機啦。 因為并不是新增一個磁碟空間來放置這個虛擬機,而是完全的使用 Boot Camp 磁區,所以并不會另外占用大量磁碟空間,算是非常實惠的方式。 不過無法使用拍攝快照的方式來做還原,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取得Windows 7Microsoft 大方的開放 Windows 7 Release Candidate 給大家下載 ,也提供了免費的序號,可以免費的使用到2010年的六月。 只要有Windows Live ID 或是 Hotmail 帳號就可以自由下載。 下載回來是個足足有2.36GB的巨大iso 檔。 VMware Fusion 同時提供了使用實體光碟安裝跟映像檔安裝的方式,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選則一個最佳的安裝方式。 其中以映像檔安裝會比實體光碟安裝要來的快速、便捷,所以我個人偏好以映像檔的方式來做安裝。 新增虛擬機點選虛擬機資源庫視窗的左下角的“新建”。 點選“不要用光盤繼續”。 若是以實體光碟安奘,就點選 “使用操作系統安裝光盤”;若是使用映像檔安裝,就點選 “使用操作系統安裝光盤映像文件”,并找出 Windows7 的 iso 檔的存放位置。 由于目前的VMware Fusion 版本尚未正式支援Wndows 7,所以操作系統的版本我們就選擇跟Windows 7 有著相同核心的 Windows Vista。 Windows 快捷安裝是 VMware Fusion 一個很棒的功能。 若有勾選 “使用快捷安裝”,在安裝 Windows 7 時,一開始的時區、語言、鍵盤等瑣碎的設定都會跳過,序號也是在這就輸入好了。 所以當我們按下安裝鍵并安裝完后,下一個動作就是開始使用 Windows 7 了,很是方便。 VMware Fusion 的檔案夾共享設定也很方便,只要點選需要的方式,就能在虛擬機看到此共享檔案夾了(這些設定是可以隨時做更改的)。 點選“自定設置”。 更名為Windows 7 或是任意一個自己喜歡的名稱。 至于儲存的位置,預設為文件檔案夾里的虛擬機檔案夾,當然也是可以自由的選擇任意位置,甚至外接的裝置也是可行的。 只是選擇安裝在外接裝置,安裝上會較費時,且容易有非預期的意外發生。 所以若是想將 Windows 安裝在外接裝置,建議先直接安裝在 Mac 上,待安裝完畢后,再搬移過去。 設定虛擬機新增完虛擬機后,會自動跳出設置視窗。 設定方式就跟上面 Boot Camp partition 的設定方法相同,這里再特別的在一些細節部分做補充。 首先是介紹共享的部份:檔案夾分享:· 共享 Mac 的文件夾:虛擬機里的共享檔案夾會指向 Mac 的家目錄。 預設為只有讀取的權限,在安全的考量下,建議不要更改此權限。 也可自行增減欲分享的檔案夾。 · 鏡像文件夾:虛擬機里的共享檔案夾會分別指向Mac 的桌面、文件、音樂及圖片的檔案夾,兩地的檔案夾是同步的。 虛擬機擁有讀與寫的權限。 注意若是在虛擬機中的共享檔案夾里刪除檔案,那檔案將會被直接的刪除,不會出現在垃圾桶里。 檔案夾共享是便利的,但在 VMware Fusion 輔助說明里有特別提到,請注意每次不要從多個應用程序中打開共享檔案夾中的檔案。 例如,不要在使用 Mac 上的應用程序打開某個檔案時,同時再使用虛擬機中的另一個應用程序打開同一檔案。 如果其中一個應用程序寫入到該檔案,可能會損壞數據。 共享應用程序:· 允許 Mac 開虛擬機的應用程序:能夠直接在 Mac 中以Windows 7的應用程序打開檔案。 點滑鼠的右鍵,就能在“打開檔案的應用程序”里找到可以利用的Windows7 應用程序。 下圖就是以文字檔為例子。 若是虛擬機當時是在關閉的狀態,VMwareFusion 將會自行啟動以開啟該程序。 · 允許虛擬機打開 Mac 的應用程序:跟上例剛好相反,能夠在Windows 7 中以Mac 的應用程序打開檔案(個人覺得沒什么用處…)。 接著介紹硬盤的部份:· 預先分配磁盤空間:VMware Fusion 預設是以動態擴張的方式做儲存,簡單的說就是用多少就給多少,會隨著我們的需求慢慢的增加容量。 但可不是無限增加的,此容量不能超過磁盤大小的設定值。 好處是可以有效的使用我們的硬盤空間而不浪費。 而 “預先分配磁盤空間”這個選項就是以固定的硬盤大小做儲存。 就如磁碟分割一般,設定磁盤大小后,就會另外割出一塊磁碟并分配給虛擬機。 這個磁碟空間只有虛擬機可以使用,看似不太劃算,但在犧牲了硬盤大小后,取而代之的是虛擬機運算速度的提升。 各有優劣,就依自己的需求選擇適當建立方式吧。 · 分割為多個 2G 文件:這是個特別的設定。 使用 VMware Fusion 所安裝的虛擬機系統是以 為副檔名的映像檔所構成,而整個虛擬機被包裝成一個以 為副檔名的檔案。 任何安裝完成的虛擬機都具有可攜帶的特性(像是之前提到的VMware Fusion 所提供免費下載的 ubuntu 就是個巨大的 檔)。 藉由這個特性,我們就能在任何安裝了VMwareFusion 的電腦(跨平臺)上使用我們自己的虛擬機系統而不需要再做安裝的動作,相當方便;另一點,虛擬機系統的備份也因此而變得容易許多。 由于 Windows 7 安裝完后會有6G 的肥大身軀,考慮到特定的電腦格式(如FAT32 或 UFS)及儲存媒介的容量,這個 “分割為多個2G 文件” 的選項就顯現出它的重要性了。 從下圖就可以明顯的看出有分割跟沒分割的差別。 VMwareFusion 預設是有幫我們勾選個項目,但沒有分割對虛擬機的運算是較為有利的。 開始安裝Windows 7繁雜的設定都結束了,安裝就顯得超簡單,在虛擬機資源庫的視窗里,點 Windows 7 項目右邊的小三角形就行啦。 也太容易了吧!因為之前在新增虛擬機時,我們有勾選 “使用快捷安裝”,所以一些煩人的設定通通都跳過,直接進入安裝程序。 酷~花不到二十分鐘就安裝完成,好快。 相同地,VMware Fusion 會在第一次啟動Windows 7 時,自動的幫我們安裝VMware Tools。 同樣,VMwareFusion 會問我們要不要免費的使用一年份的防毒軟件。 因為我們將能夠使用拍攝快照的方式來還原虛擬機系統,而且快照的檔案都相當的小,僅有數十 KB,所以我們又何必使用防毒軟件來拖累系統呢?所以建議不用裝。 呼~都完成啦,可以開心的使用 Windows 7 啰。 安裝完 VMware Tools后,會發現不需要再做其它的設定,共享的檔案夾就會以捷徑的方式出現在桌面。
U盤在winxp下安裝ubuntu全解。 網上安裝ubuntu的教程太多了,盡管很多是為菜鳥所寫,但是我看了之后還是感覺到壓力很大,盡管很多人預料到很多問題,假如出現了什么問題,要怎么解決,但更多情況是,作者寫的問題沒有遇到,作者沒有寫的問題卻遇到了。 在這個軟件時代,本人沒什么高水平,一切都是在軟件操作下進行的。 第一步:制作啟動盤準本:一:大于或等于1gb的u盤,我用的2gb。 二:應用軟件:UltraISO,自己網絡下載。 三:Ubuntu的iso鏡像,既然想安它了,又怎么會沒有它呢,下載一下吧。 U盤里就不要有什么重要資料了,因為一會要格式化的,制作u盤啟動,網上已經有教程,忽略。 第二步:開辟空閑分區很多作者寫第二部,就是教讀者怎么在BIOS里設置u盤啟動,但是安裝ubuntu的人,大多是已經安好了winxp,并且分好了區,就是所謂的CDEFG等等是也。 當然要分清概念,各個盤的剩余空間可不是空閑分區。 (各位大大不要笑,我當初就是那樣認為的。 )一個很常用的方法是,把某個盤的文件都轉移到另外一個盤,然后格式化,把邏輯卷標給卸下來,自然里面什么東西都沒有了,就有了空閑分區。 可是對于我來說,我的DEFG盤都裝了軟件什么的,各種亂啊,把這個盤里的東西轉移到另外一個盤,各種麻煩啊。 況且安裝一個ubuntu并不需要那么大的空間,最低要求8gb,20gb足夠了。 那么怎么辦呢,沒有空閑分區了,又不想移動文件。 那就重新分區吧,推薦兩個可以在win下直接分區的軟件,是對數據,硬件沒有傷害的,放心使用吧。 一是:pq魔術分區大師,別人推薦的,但是我沒有用。 二是:AcronisDisk Director Suite,大名鼎鼎啊,網絡一下,下載下來。 AcronisDisk Director Suite功能各種多,不過我們用到的是slpit(汗啊,不知道單詞拼錯了沒有,是“切割”)有AcronisDisk Director Suite的教程最好看一下。 (哈哈,我最懶啦,盡管是英語,但是很好懂,就用一次,沒必要費力氣漢化了。 )我的g盤原來是120gb,已經用了40gb(看到這,你就知道轉移文件是多么令人扯淡的事。 )所以我化成了兩個盤,一個空白的i盤(20gb),一個是還是g盤(100gb),為什么說這么詳細,因為里面有一個選項是,把原來盤里的那些文件移動到新盤,都別打鉤,看準了,是都別打鉤,對,我們需要的就是空白盤嗎!然后,格式化,把i盤的卷表卸載下來,(我不知道格式化是不是多此一舉),這樣我們就有了20gb的空閑分區了。 對,是空閑分區。 所以,弄了這么大一會,就是為了搞一個空閑分區,假如你剛買電腦,可能不需要多次一舉,直接把某一個盤的卷標寫下來就行了(c盤不行吧,哈哈,一般推薦是最后一個盤。 )但是假如你用電腦老長一段時間了,電腦里各個盤都是東西,而且轉移起來麻煩,還想要空閑分區的話,這是最好的方法了,畢竟咱們不是高手嗎,哈哈。 第三步:BIOS設置u盤啟動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會遇到什么問題,曾經我們以為我們會被大問題整爬下, 可是恰恰,最后難倒我們的恰恰是一些小問題。 比如說, 你可能發現,你的電腦的BIOS設置和你在網上看到的不一樣,你找不到在哪里選擇u盤啟動,而網上說的BIOS的各種選項,和你的不一樣。 我就是那樣,各種糾結啊,不能進入系統,沒法求答案了,只好求人品了。 哈哈,廢話少說,言歸正傳,現在的電腦應該都支持u盤啟動吧,所以你的電腦也支持,盡管選項不是那么明顯,但是找一找總是有的。 這上面不能提供你什么幫助,多看幾個版本的BIOS就行了,一般說來都在bios高級選項里面。 第四步:安裝ubuntu啦。 先在網上搜教程,比如說,u盤安裝ubuntu啦,u盤winxp下安裝ubuntu啦,這些教程都很不錯的。 按照他們的步驟,選好語言——中文簡體,然后會自動設置時間,鍵盤布局選擇,然后什么什么的。 最重要的來了,到選擇硬盤分區時,有幾個選項,一個是“選擇整塊硬盤安裝”那個汗哪,幸虧當時俺小心了,沒有選擇這個選項,然后翻看網上的教程才有的說啊,假如你想留住你的winxp系統,就別選這個。 注意,即使你不想留住win,也別選啊,除非你電腦里什么重要數據也沒有,因為也許大概可能選了這個選項后就會格式化整個硬盤。 假如你一開始安裝沒有空閑分區,大概有三個選項“啟動時分別設置分區”“選擇整塊硬盤安裝”手動選擇分區高手們的教程都是選擇“手動選擇分區”,那個各種問題啊,不是一般的讓人煩,高手又不總是在我們身邊。 /啊,swap啊,/home啊,/boot啊什么的。 所以假如你用第二步的方法化了一塊空閑分區,那么這時會多出來一個選項。 “啟動時分別設置分區”“選擇整塊硬盤安裝”“選擇最大的連續分區安裝”手動選擇分區對了,就選“選擇最大的連續分區安裝”說的就是那塊空閑分區啦。 選擇以后一切簡化,填填用戶名,密碼什么的,剩下的就自動安裝了,然后安裝語言包什么的網上又有教程了,就不再說了。 ——————————————————————————————————————————————————————說說我自己的安裝經過,以前雖然,wubi加虛擬機安裝過ubuntu,但那時好像沒有什么分區選項,這次安裝,那個急啊,從上午10點多,搞到下午4點多,各種氣憤。 U盤啟動什么的一開始就弄好了,就是在分區那卡在那了,不知道什么意思,網上各種教程都和我的硬盤分區不一樣,后來才認識一個新名詞“分區”(對,就是這時候認識的。 )然后搞分區,AcronisDisk Director Suite60多m,但是當時各種卡啊,下載的很慢,一怒之下,午飯就不吃了。 看到這里似乎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了吧,no,遠著里,應為我開始按網上的教程選擇“手動分區”,搞了好久明白了自己沒有空閑分區,CDEFG什么的,不能掛載/./HOME./BOOT,不然里面的數據全毀了。 (這是搞了好久才明白的啊。 )但是硬盤就這么大啊,沒有其他分區了啊,所以后來把g盤分開,這樣一來,咱也有空閑分區了吧,可以手動分區了吧,還是不行,不知道怎么不行啊,重啟,進win,等qq,上網絡,問啊,問啊,有人說要那樣,有人說要這樣。 OK,重啟,按他們說的做,設置啊,崩潰有木有。 后來大概俺,靈機一動,我里個去,什么時候多出來個“選擇最大連續空閑分區安裝”這個選項的,是死是活在此一舉,沒想到成了,一切順利,剩下的就不說了。 ——————————————————————————————————————————————————————————————————————————————————你也看到了,咱也不是什么高手,一切用工具,所以本教程,僅僅是寫給那些,電腦里原來有系統,又不想刪除,各個盤都有文件,又不想移動(太多了, 麻煩)的ubuntu愛好者,所以主要工具就是和安裝ubuntu看似無關,事實上也可能確實無關的AcronisDisk Director Suite。 ):哈哈祝你在linux的天地里暢游無阻。
內容聲明:
1、本站收錄的內容來源于大數據收集,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2、本站收錄的內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3、本站不接受違法信息,如您發現違法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舉報處理!
4、本文地址:http://m.sycxjdsbhs.com/article/bbf434a84c2ea6999f52.html,復制請保留版權鏈接!
虛擬地址空間,讓進程在共享內存中隔離虛擬地址空間概述虛擬地址空間,VAS,是一個邏輯內存空間,它由操作系統管理,每個進程都有自己的獨立的VAS,這允許進程在共享物理內存資源的情況下獨立運行,VAS將進程隔離,防止它們直接訪問彼此的內存,從而提高系統穩定性和安全性,VAS的運作原理VAS將物理內存地址轉換為虛擬內存地址,當進程訪問虛擬地...。
最新資訊 2024-09-28 09:16:46
在圖像處理中,精確繪制矩形是一個常見的任務,OpenCV提供了多種繪制矩形的方法,其中FillSolidRect函數是一種用于快速填充封閉矩形區域的有效方法,函數原型FillSolidRect函數的原型如下,voidFillSolidRect,InputOutputArrayimg,constRect&,rect,constSc...。
最新資訊 2024-09-27 14:00:53
什么是分布式緩存,分布式緩存是一種存儲數據的內存中介,它被多臺機器共享,這可以提高應用程序的性能,因為可以避免從較慢的持久化存儲中檢索數據,分布式緩存的類型基于內存的緩存,將數據存儲在計算機的內存中,可提供極低的延遲和高吞吐量,基于磁盤的緩存,將數據存儲在硬盤驅動器中,比基于內存的緩存更便宜,但速度較慢,分布式緩存的用例會話緩存,存儲...。
本站公告 2024-09-24 20:05:49
什么是標頭標頭是服務器在響應HTTP請求時發送給客戶端的附加信息,它們包含有關請求狀態、服務器軟件以及響應內容的信息,HTTP標頭由名稱和值組成,以冒號分隔,最常見的標頭包括,Content,Type,指定響應正文的MIME類型,Content,Length,指定響應正文的大小,以字節為單位,Cache,Control,指定緩存如何...。
技術教程 2024-09-23 14:46:24
什么是目標屬性,目標屬性是一種HTML屬性,可以讓您將特定ID或類選擇器應用于元素,以便在CSS中輕松定位和樣式化它們,目標屬性有哪些,HTML中有兩種主要的目標屬性,id屬性`id`屬性為元素分配一個唯一的標識符,在HTML中,每個元素只能有一個`id`屬性,語法```示例```class屬性`class`屬性允許您為元素分配一個或...。
技術教程 2024-09-14 20:40:28
空間弊限制輸入選項可能不熟悉可能不適合所有用例結論擺脫文本框的最佳方法取決于具體的用例和用戶體驗目標,通過仔細考慮本文中概述的因素,您可以做出明智的決定,改善用戶界面并提高整體用戶體驗,其他提示在決定擺脫文本框之前,先探索其他選項,例如使用占位符或改進文本框的樣式和位置如果必須擺脫文本框,請使用清晰明確的替代輸入方法對用戶界面進行徹底...。
技術教程 2024-09-13 08:25:52
余切函數的導數余切函數的導數公式為,$$frac,d,dx,tan,x,=sec^2,x,$$其中,sec,x,是正割函數,定義為,$$sec,x,=frac,1,cos,x,$$余切函數的積分余切函數的積分公式為,$$\inttan,x,dx=ln,sec,x,tan,x,C$$其中,C是積分常數,計算技巧導數使...。
最新資訊 2024-09-11 18:48:38
對于中級程序員來說,晉升為高級工程師是一條既令人興奮又充滿挑戰的道路,本文將探討成為一名高級工程師所必需的關鍵技能、知識和經驗,并提供一些實用的提示和建議,幫助你提升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級程序員的標準在深入探討高級工程師的晉升途徑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級程序員的一般標準,擁有至少3,5年的軟件開發經驗精通至少一種編程語言和一個開發框架...。
本站公告 2024-09-11 03:56:34
引言在當今數字時代,小偷程序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威脅,它們的目標是竊取您的個人信息、財務數據和設備控制權,了解這些惡意軟件至關重要,以便您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來保護自己和您的設備,什么是小偷程序,...。
本站公告 2024-09-07 12:11:07
引言在當今多核處理器和并行計算盛行的時代,掌握多線程編程技術對于在Linux系統中開發高性能和可伸縮的應用程序至關重要,本指南將深入探討Linux多線程編程的方方面面,涵蓋基本概念、并發和同步技術以及最佳實踐,什么是多線程多線程是一種軟件設計模式,它允許應用程序同時執行多個任務,一條線程是程序執行流的一個獨立序列,它擁有自己的執行棧和...。
本站公告 2024-09-07 08:30:34
PHP5是一種強大的編程語言,廣泛用于開發各種應用程序,包括Web應用程序、命令行工具和桌面應用程序,MySQL是一個流行的開源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RDBMS,,以其速度、可靠性和可擴展性而聞名,將PHP5與MySQL結合使用可以創建強大的數據庫驅動型應用程序,本指南將向您展示如何使用PHP5與MySQL合作,以及如何利用它們來創建高...。
本站公告 2024-09-06 17:58:53
簡介論壇是一個在線社區,人們可以聚集在一起討論共同興趣、分享知識和建立聯系,它們是建立充滿活力的互動空間的寶貴工具,可以為各種目標服務,例如,客戶支持和反饋品牌建設和參與思想領導力和社區建設利用論壇源碼創建一個成功的論壇需要一個強大的技術基礎,使用開源論壇源碼可以提供堅實的基礎,并允許您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社區,優勢開源論壇源碼提供以下...。
互聯網資訊 2024-09-06 15:33:19